
通过破碎机生产出的砂子叫机制砂,这种沙比天然砂更符合建筑用砂的标准,制砂要遵循适配原则,用合适的原料生产合适的砂子,这就是建筑用砂的标准定义。建筑用砂的标准是如何定义的呐:
1、机制砂的定义:
经除土处理,由机械破碎、筛分设备制成的粒径小于4.75mm的岩石颗粒。这种沙子范围但不包括软质岩、风化岩石的颗粒。因为过软的沙粒不能用作混凝土原料。常用的制沙设备有打砂机,洗沙机,筛砂机。
2、按照机制砂的等级按技术要求分为I、II、III三个等级。
I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。
II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C30~C60及抗冻、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、水工混凝土。
III类砂适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 混凝土和建筑砂浆。
一般较为普遍使用的是III类砂。
3、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分为粗、中、细三种。
其中粗砂的细度为3.7~3.1mm,中砂的细度为 3.0~3.3mm,细砂的细度为2.2~1.6mm。
4、砂的粒径在4.75~0.15mm之间,对于0.075mm的石粉应有一定的限制,其粒级分为4.75、2.36、1.18、0.60、0.30、0.15,最好要连续,且每一粒级要有一定的百分比,其粒形最好成立方体,对其针片量也有一定要求。
用于机制沙的原材料一般有花岗岩、玄武岩、天然河卵石、安山岩、辉绿岩、闪长岩、砂岩、石灰岩等。机器生产的的砂按岩石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强度和不同的要求。河卵石制沙质量最好。